解决Sublime Text 3中文乱码问题

  1. 打开Sublime Text 3,按Ctrl+~打开控制行,复制粘贴以下python代码,然后回车运行
1
import urllib.request,os,hashlib; h = '7183a2d3e96f11eeadd761d777e62404e330c659d4bb41d3bdf022e94cab3cd0'; pf = 'Package Control.sublime-package'; ipp = sublime.installed_packages_path(); urllib.request.install_opener( urllib.request.build_opener( urllib.request.ProxyHandler()) ); by = urllib.request.urlopen( 'http://sublime.wbond.net/' + pf.replace(' ', '%20')).read(); dh = hashlib.sha256(by).hexdigest(); print('Error validating download (got %s instead of %s), please try manual install' % (dh, h)) if dh != h else open(os.path.join( ipp, pf), 'wb' ).write(by)
  1. 重启Sublime Text 3

  2. Ctrl+Shift+P打开命令行,输入Install Package,回车,然后继续输入ConvertToUTF8,回车

ARM CMSIS-M芯片推广文案分析

ARM Cortex-M主页有个栏目叫:为什么选择Cortex-M

一般情况下,特定产品都有目标群体,群体有自己的利益点,同时各方利益互有冲突。怎么有效抓住各方利益点,同时不引起冲突,这里面有个巧妙的平衡关系,非常难以把握

而ARM的推广语,目标定位精准,同时抓住各方利益点和兴趣点,不失为一个经典案例

下面对此做一个简略分析

首先分析ARM Cortex-M的目标群,目标群离不开生态环境,ARM的生态环境构成包括:

上游:各大半导体厂商
中游:开发工具,供应链,代工厂
下游:开发者,IT公司,消费者

各方利益点和兴趣点:
上游:借助ARM生态环境,推广自己的Cortex-M芯片
中游:成为中间不可或缺的一环,类似拦河大坝的角色
下游:开发难度,代码重用性,快速上市

ARM Cortex-M的标准推出,方便了开发者,削减了差异化程度,从而减低上游和中游的进入门槛

也就是说,ARM的核心思路是想法设法画牢笼(制规则,标准),同时利用利益吸引更多的人进入牢笼,从而造成各方相互抗衡局面,ARM坐收渔利。上游和中游是被逼无奈,不得不接受标准,加入战斗;下游有机会进入中上游,从而知道推广的重点群体是:

1)下游开发者
2)希望进入中上游的群体

下游的进入,势必威胁中上游生态,从而起到倒逼半导体和开发工具效果

那么,二者的利益点是什么呢?

1) 下游开发者的核心利益是:快速出产品,降低产品开发难度和后期维护成本
当然,这是站在老板的角度来说的,对于IT工程师,怎么避免学习成本才是他们关心的

2) 希望进入中上游的群体
更关心IC的成本,也就是硅面积;同时关心这个MCU的市场热度

ok,分析到这里,再看看ARM是怎么宣传Cortex-M芯片的

业界标准
ARM Cortex-M 处理器树立了全球微控制器的标准,40 多个 ARM 合作伙伴已获得这些处理器的使用许可,其中包括 Freescale、NXP Semiconductors、STMicroelectronics、Texas Instruments 和 Toshiba 等领先供应商。通过采用标准处理器,ARM 合作伙伴可制造出具有统一架构的设备,同时能够专注于各自差异化的设计。

更小的代码处理器芯片
更低的硅成本
高密度指令集
比 8/16 位设备每字节完成更多操作
更小的 RAM、ROM 或闪存要求

高性能
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Powerful Cortex-M processor
每 MHz 提供更高的性能
能够以更低的功耗实现更丰富的功能

能效能效
更低的功耗,更长的电池寿命
以更低的 MHz 或更短的活动时段运行
基于架构的睡眠模式支持
比 8/16 位设备的工作方式更智能、睡眠时间更长

易用使用
更快的软件开发和重用
多个供应商之间的全球标准
代码兼容性
统一的工具和操作系统支持

高性能能效能效易用使用 主要针对目标群1)的利益点和关切点

业界标准更小的代码处理器芯片 主要针对目标群2)的利益点和关切点

附:ARM Cortex-M主页

http://www.arm.com/zh/products/processors/cortex-m/index.php

全文完

IT人的学习方法论-6 IT专家成长的十个学习的建议

注:
1)本文出自 “喻勇的博客” 博客,转载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http://yongyu2000.blog.51cto.com/962342/214134
2)在原文基础上略有修改
3)原系列共7篇文章,这里将其整理为6

成长路上的十个学习建议,算是对IT人学习方法论这个系列的一个小结吧。在之前的5篇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学习的方向、误区、建议,应该培养的能力和如何进行技术创新。下面这些建议,都是可以落到实处的“回家作业”,希望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应用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出来混得,迟早要还”,双基是关键,选择你需要的内容,制定一个小计划和达到的目标,补一补这方面的课。这里关键是要搞清楚“需要补什么”、“明确计划”和“目标是什么”。不要盲目的恶补理论知识,搞清楚哪些东西是对自己今后的长远发展有帮助的,实在看不清方向,可以请教一些前辈,然后把他们的反馈经过你自己的独立思考以后,来确定自己缺什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能,要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时刻记住我之前说的“有效学习时间”,不要三天找资料、两天买书、最后一天随便翻翻,要沉下去。凡事都要把握一个“度”,学习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应用、协助创新,不是为了科学理论研究。应该知道选择、取舍,知道自己学到什么程度可以停一停了。这些“度”的把握都很微妙,没人能帮你,全靠你的独立思考

2)提问和从他人学习

在提问中激发灵感,在讨论中获得思想。与他人的交流,不要局限在为了解决特定的一个技术难题或者问题。不要把别人当成你的“技术支持工程师”,用开放式的问题来获得他人给你指定的方向和启发。技术人员要学会谦虚,我经常在一些技术论坛看到“文人相轻”的景象,讨论中谁也不服谁,互相拆台。计算机技术本身就是一门开放的学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大家都是被技术魅力的吸引所走到一起来的,学会拥有一个包容的心态,你的收获就会更大,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善于总结

建议你多使用PowerPoint和OneNotes,如果你对微软的Office产品不感冒,那就算拿一本记事本来也好。总结是思考和积累的一种方法,把你学会的东西记录在OneNotes,长期养成这样的习惯,会慢慢的积累很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做一些笔记,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把想法发展为看法,形成你独特的观点。网上经常有人发一些学习笔记,这是非常好的习惯,帮助自己,也帮到了他人。总结要简单,抓住要领。可以尝试一下,如果写了一份4000字的笔记,试着让自己把它缩减到只有100字,看看是否还能够传达你想传达的信息。总结就是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抓住要领和关键。

4)博采众长

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就好比一个圆球,知识越多,你这个圆球所接触到的未知世界的面积也就越大,也就越发知道自己缺少什么。丰富知识的范围,把圆球画的更大。看看自己行业以外的东西,看看你公司的经营战略,看看世界上的流行趋势,甚至看看中国的5000年历史文明,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千万不要沉醉在技术的世界自我陶醉,坐井观天。

5)与高手过招

与高手过招的目的是找到自己的短处。你要瞪大眼睛寻找自己身边的高手,虚心的学习,聪明的提问,坦诚的交流,不断地总结,没有人会把你拒之门外

6)站在巨人的肩旁上

牛顿在1676年的一封信中说:“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与高手过招”,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站在巨人的肩旁上”,是关于“一个平台”的选择,也就是一个关于“起点”的选择。每个人的现实情况可能各不相同,但是从长远的成功来看,一定要选择高起点。宁为凤尾,不做鸡头,好的平台,比如大学、公司等等,可以让你看的更远,有更多的机会、选择和自由度。在刚步入工作岗位时,不要仅仅考虑物质的收入,有些大公司的薪水也许并不高,但是工作一段时间后,给你带来的眼界提升,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这会使你变得与众不同。如果你有走出国门的海外工作机会,更不能轻言放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经历和自信

7)三人行,必有我师

谦虚使人进步。一些技术论坛上最常见的就是谁也不服谁的争吵,“老子技术天下第一”,决容不得他人的质疑。真正的高手,是敢于坦然地说“我不知道”并虚心请教的人。不要文人相轻,要心胸宽广,与人为善,要学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8)勿在浮沙筑高台

不要满足于一时的微小成就,山外有山,这个世界每一秒钟都在进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拒绝浮躁。第一次看到“勿在浮沙筑高台”,是在2001年读侯捷老师的《深入浅出MFC》的时候,短短的7个字,道出了浮躁的后果。在学习的路上,要耐得住寂寞,不能急于求成,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为人处世,深度决定了高度

9)实践出真知

光把书看懂是没有用的,关键是要能应用。动口不如动手。要创造性地做一些实验,动手实验不仅仅是为了看看XX软件的功能是不是像说明书上写的那样,这是软件测试人员的工作,你不应该按照说明书来实验。在理解技术和产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制造一些需求,并用技术来解决它,这样的一个过程,才能收获最大

10)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到你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时,就不会再迷茫和浮躁。没人能帮助你寻找这个答案,只有靠自己的摸索和不断地总结,再一次次否定自己的过程中成长

有关学习的连载就到这里告一段落了。知易行难,我说的都是一些非常容易理解的观点,根本上来说,学习还是一个需要刻苦努力的过程,恰当的方法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要有所成就,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字:努力

IT人的学习方法论-5 也谈IT的创新

注:
1)本文出自 “喻勇的博客” 博客,转载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http://yongyu2000.blog.51cto.com/962342/213636
2)在原文基础上略有修改
3)原系列共7篇文章,这里将其整理为6

Innovation是一个有魔力的词汇

很多IT公司的使命和愿景中,就把创新放在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国外的顶尖的商学院,已经把“商业创新”作为一门课程向MBA学生讲授,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人事激励等层次来驱动企业的全方位创新。这是一门非常系统化和复杂的理论。今天,我们只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谈一谈如何把创新作为一种习惯的思维方式和工作目标

创新是信息技术得以发展的根本,不管是网管,还是研发,做IT的人,都要以创新作为自己的目标。

创新这个词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Schumpeter在他的《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中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他把创新活动归结为五种形式:

1)生产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新技术或新工艺
3)开拓新市场
4)获得一种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
5)实行新的企业组织方式或管理方法

Schumpeter老先生在写这段话的时候,还没有计算机,也没有IT行业。创新在IT行业体现在软硬件技术的进步,也更体现在对满足用户需求,挖掘用户需求这些方面。

关于创新的一些看法

注:
原文是:有关创新的一些误区,个人认为不合适,这里改为:关于创新的一些看法

1)创新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种思维方式

创新停留在口头是没有用的,创新一定是缜密的思考加上敏锐的把握机会的结果。因此我之前非常强调独立思考的重要性,这样可以使你不仅是一个信息和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成为想法和观点的创造者,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

2)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进步和推进

这里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对用户需求的挖掘,甚至是“创造一个新的市场”。比如最近火爆的“开心网”,我相信它的后台技术并不是前所未有,独一无二的;它的成功在于对用户内心深处的需求的满足。IT行业已经有太多的技术发明创造,但是真正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绝大多数都是站在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的创新。(Schumpeter创新形式的第三种:开拓新市场)

3)创新并不等于发明,你很难从无到有的创造一个新的东西

技术的演进有它的规律,在选择创新方向时,要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避免“眼高手低”。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那个号称使用汉字编程的“某语言”。创新的要求要远远高于发明,不仅仅要求在技术上突破,更需要切合实际,有“市场”。“技术上的与众不同的聪明劲(创造性)不等于技术创新”

4)现代社会,信息行业的创新不是“闭关修炼”就可以“参透”的

闭关修炼七七四十九天,能开发出超越Windows的操作系统嘛?不能,七七四十九年也做不到。这不在于时间长短和技术强弱,而是在于创新需要一个外部环境。这个外部环境给你提供技术的趋势、客户的需求,甚至经济、文化等等综合性的信息,没有这些,自能是孤芳自赏

IT创新的来源和建议

1)西方的成功经验,全球智慧结合中国特色

现在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带有殖民地色彩的偏执思想,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在IT技术领域,我国跟西方世界的差距。从CPU设计到互联网应用,无一不是发源和发展于西方国家,认识到差距,才能真正的开始创新,而不是满足于“闭门造车”的快乐。学习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这也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就个人实践而言,还是眼界和境界的问题,见识越广,自然思考越深入。但我们还在研发手写输入板时,也许微软的研究院正在测试下一代的“自然用户界面”;但我们还在奋力追赶大型计算机的运行速度时,“云计算”的概念已经走出实验室,投入生产应用。你也许无法复制国外成功经验,但是知道别人在干什么,会为你指明方向,少走弯路

2)关注Disruptive Technology

Disruptive Technology(破坏性技术)是相对于Sustaining Technology(维持性技术)而言的,比如数码相机对于胶片相机,比如光盘对于软驱,比如ADSL对于56K Modem。前者的出现,注定会让后者成为明日黄花。真正的Disruptive Technology,在它产生破坏性作用之前,也许只是一个备受争议的新玩意,能否“吹尽黄沙始见金”,就看你的眼力和洞察力了,我承认我唐僧,但我还要重复,眼界和境界真的很重要,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阿弥陀佛。。。

3)创新需要N+1,百尺竿头,才能更进一步

N+1是我自己发明的创新定律,N是指NEW,代表新的东西。只有对“西方列强”新兴的技术了解了、掌握了、思考了、消化了,才可能通过努力在这些的基础之上更进一步。有的时候,创新就是那么关键的一小步。NEW的东西就在你的身边,每年各大顶尖公司的技术大会,都是获得新思想新观点的绝好机会,比如IBM开发者大会、Google Developer Day、微软的TechEd、MIX和PDC,Oracle的全球技术与应用大会,等等,都不应错过。即使不亲身前往,也要把握其传递的核心思想

4)拥抱变化

每一次变化,都蕴含了创新的机会,不要墨守陈规,偏于安稳。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5)创新需要联系实际

需求是创新的源头。不要为了技术而技术,要从应用的角度出发

6)大学校园是创新的摇篮

环境很重要,思维需要激荡。如果你是一个在校的大学生,那你真是生在了一个幸福的年代,不要抱怨老师水平不好,不要抱怨学校没有名气,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了。从大环境上来说,至少你不用像我老爸一样被发配上山下乡,有互联网帮助你了解天下,有各类顶级企业围绕在高校的周围(即使大外企没有围绕到你的学校,你也可以自己倒贴上去)。每年的大学生挑战杯、ACM、微软的创新杯、IB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Google 中国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等等等等,有很多创新的大门向你打开,你需要的,只是走进去。这些都是开阔眼界,提升自己,与高手过招的好机会,参与进去,全身心投入,想不“创新”,都难啊

关于创新,还有两个很重要的主题,一个是从创新到创业,另一个是山寨式创新。这两个今天就不展开了,留待日后深入的挖掘。创新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我自己感觉今天这2千多字写得有些散,但是我厚着脸皮说一句,其实还是形散神不散,我始终在传递一个重要的理念:眼界和境界真的很重要,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与高手过招

推荐读物:
1: 哈佛商业评论,迎接破坏性变革的挑战,(作者,克莱顿·M·克里斯藤森 迈克尔·奥韦尔德夫)
2:技术创新到底是什么,老马的博客
3:参照你的,探索我的,变成我的,超越你的—谈创新,毕翔的博客

IT人的学习方法论-4 一些重要的能力

注:
1)本文出自 “喻勇的博客” 博客,转载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http://yongyu2000.blog.51cto.com/962342/211567
2)在原文基础上略有修改
3)原系列共7篇文章,这里将其整理为6

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获得观点的能力

我们已经谈过了学什么,学习的误区和怎么学的问题。学习的目标和结果之一,就是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其中,对于IT人来说,有两种能力非常重要,一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种是获得观点的能力。

先说独立思考。目前的各类IT媒体、网站、博客很多,大量的信息扑面而来,很多人被一些“流行的”、“大众的”、“别人都在做的”、“看上去很酷”的观点或者行为所左右,做一些盲目的事情。举一些身边的例子:

*)考证热潮—XX公司的认证通过后是金饭碗,看了别人的学习和考试历程后,立刻热血沸腾,义无反顾地加入考证大军。

*)排错能力差—只知道按照手册操作,不知道故障出现后如何抽丝剥茧的解决它。

*)盲目的技术崇拜—前些年C++热,市面上大量的C++图书,于是乎认定C++是学编程的不二法门,一头扎进去就出不来了。

*)盲目的偶像崇拜—看了XX大牛发的XYZ技术学习笔记和心路历程后,立刻也如法炮制,毫不犹豫地跟进。



独立思考很重要,可以让你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能够可以审时度势,把握好大局。如何做到独立思考,你需要:

1)积累

见多才能识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了一定的积累,看问题和思考也会随着更加的深入

2)思考

不要做被动的信息接收者,要停下来想想为什么。从对方的角度想为什么,自己的角度想为什么,从全局的角度想为什么。把独立思考作为一种习惯,每当你感觉自己即将头脑发热时,请提醒自己静下心来,多思考一些为什么

3)了解自己

知己才能知彼,独立思考的独立二字,是基于人的自我认识的前提下的。所以你一定要了解自己,才能够把自己跟周围独立开来,才可能进行独立的思考。照一照镜子,从自己的性格、习惯、能力、经历、环境等等全方位的给自己画一个像

有个叫Allen Galbraith的老外总结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十个窍门,经过独立思考后,我觉得挺靠谱的,引用如下:

1) 有疑问就发问。不要害怕问问题,即便是别人都没问过的问题
2)经验比权威更重要。如果有专家、权威人士要让你相信什么和你的实际经验向抵触的东西,
不要被他们吓倒
3)理解对方的意图。别人找你谈话的意图是什么?他们对你所说的话有没有什么背后的原因?
4)不要觉得你必须随大流
5)相信自己的感觉。如果你觉得不对头,很可能真的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6)保持冷静。保持冷静和客观可以让你头脑更清醒
7)积累事实。事实是验证真理的唯一标准
8)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每个事物都有其多面性,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9)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处境才能更好的了解对方的想法
10)勇敢。鼓励自己站起来说我不同意。不要害怕,经过磨练才能成长

这十条里面,我选几个来说一说:保持冷静是我们尤其缺乏的,不要头脑发热;了解对方的意图,需要你换位思考;相信自己的感觉,前提是你必须认识自己,否则没感觉。(您在读我的博客时,也不妨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一些观点,哪些对我是有帮助的,哪些观点可能还不够成熟,等等)

我们再说说获得观点的能力。不要等着别人把“十大诀窍”“六大趋势”写好了放在你面前,你需要自己获得这些观点。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之上,你可以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汇总提炼成为自己的观点,进而用来影响他人。中学写议论文的时候,老师常教我们要善于“提炼观点”,这是一种洞察力,一种深入事物或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获得观点”?你需要:

1)基础扎实

厚积才能薄发,武林高手从来都是先积累了浑厚的内力,然后才可能一夜之间练成绝世武功的(参考张无忌练习乾坤大那多)。所以话又绕回我第一篇文章写的内容了,基础知识真的很重要。搞Windows的一定要懂操作系统、搞开发的一定要熟算法、搞网络的必须把协议倒背如流。

2)善于总结

总结可以使你摆脱皮毛,抓住要领。有些时候表面的东西很复杂,比如一些产品,功能狂多,架构暴复杂。这个时候你需要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总结提炼之。透过现象看本质。

你可以不会一门技术,但是拥有“获得观点”的能力,其实也就代表“打通任都二脉”了。你可以自信的对别人说:“这项技术我现在不熟悉,但是请给我一个很短的时间,我看一下之后,告诉你我的想法”。这句话传达了两个层面的意思,第一、你学一样陌生东西很快可以抓住要点,第二、你马上能把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想法来与人交流

IT人的学习方法论-3 高效学习的建议

注:
1)本文出自 “喻勇的博客” 博客,转载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http://yongyu2000.blog.51cto.com/962342/211077
2)在原文基础上略有修改
3)原系列共7篇文章,这里将其整理为6

一些有关“怎么学”的建议

首先需要明确方向,否则即使学习方法再高效,也不免南辕北辙,背离自己的目标。关于学习方向的讨论,请参见之前的一篇文章。下面我来重点说一说有关“怎么学”的建议

IT技术,不是一个通过“闭关修炼”就能练成绝世武功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主观上的刻苦努力之外,还需要讲究正确方法。我下面所写的几点,其实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的思路,就是—学习需要“不断地与高手过招”。IT技术的时效性和应用性非常强,你的学习资源、环境、平台,都需要“与时俱进”,都需要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这样的学习,才能够使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有人可能会疑问,我身处二线城市、工作是三流单位,毕业在四流学校,“学习的资源、环境、平台”都非常的普通,如何做到像我说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其实事在人为,我们需要学会寻找可以帮助自己的巨人,下面的建议一定会对你有帮助

1)如何查找和利用资源

百度和Google,应该是大家首要的信息来源。但是,这些来源都是被动的,搜索引擎不会自动的把好东西送到你面前,它的前提是你自己必须知道关键字。另外,还有一些渠道,是可以主动地把最新的信息推送给你的,比如Blog,比如RSS订阅等等Web2.0的沟通方式。对于被动的搜索,要掌握好方法,提高效率。对于主动性的信息获取,要选择最权威最高端的信息来源。这样才能让自己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如果你读过前一篇文章,已经认识到了“资料导向型”的误区,就应该不会被搜索引擎和海量的信息所左右。百度和Google都有相应的高级查询指令,你需要好好的掌握这些,提高自己的效率。对于主动性的信息来源,选择你所在领域的最顶尖公司、研究机构、专家群体,订阅他们的Newsletter,读他们的Blog,访问他们的论坛,订RSS,长期的关注这些信息,并且思考这些信息背后所传递的技术趋势和思想

现在大家接触的信息量非常大,对于海量的信息,一种处理方法是泛读,目的是帮助自己获取新知,把握大方向,知道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不至于落伍;另一种处理方法,就是精读,深入地了解来龙去脉,必要时再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把这部分内容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

2)关于买书和读书

书不在多,而在于精。一本书的成本不在于它的售价,而在于你读这本书所花的时间(机会成本)。完整的读完一本书,通常需要两周到一个月的时间,对于你所付出的时间成本,好书会给你带来超值的回报,令你茅塞顿开;而平庸的书,仅仅是给你留下了一个模糊的印象而已,过不了多久就全忘了

买书要买高手写的书。分享一些个人买书的小技巧。我买书的时候,一般选择署名为“某某-著”的书,而对一些“某某-主编”或者“某某-编译”的书敬而远之。一本书的作者,越少越好。一个人写一本书,跟十个人写一本书,效果是截然相反的。一本好书,是作者观点和思考的结晶,读这样的书,也就是一个与高手进行“面对面”交流的过程,是一个了解高手思维和思想方法的过程

不要买太多操作技能型的书。一方面这类书籍良莠不齐,另一方面,对于一项技术或者产品的操作,最直接最权威的,就是厂商发布的帮助文档和白皮书。购买太多这类大部头的“XXX操作大全”,会占用你大量的时间成本,得不偿失。提高技能,除了读书,另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做实验,这个我在后面的章节会详细的写

另外我想再多说一句的就是关于翻译过来的外版书籍。目前出版界的翻译质量参差不齐,读这一类的书,可以先看一看网上的读者评论,对于翻译的实在不靠谱的书,宁可去读原版。还是那句话,一本书的成本不在于它的售价,而在于你读这本书所花的时间(机会成本)。你买一本翻译质量太差的书,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猜测译者的意图之上,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对学习和读书过程中思维的连贯性也大受影响

3)论坛的作用和提问的艺术

论坛是一个“获得”与“给予”的地方。在论坛上花时间,要多看精华,少发水贴;提问要提得简明扼要,易于解答;回贴要回的清清楚楚,把好人做到底。论坛之中藏龙卧虎,是一个与高手过招的好地方。一些建议:

首先是关于提问。学问学问,要学要问,只有把你的问题问出来了,才能得到别人的指点。但是,不要不经过大脑就提问,提问的目的是获得启发,而不是解决现有的困境。一个好的问题是可回答的、有延伸性、有启发性的;不好的问题则过于关注细节、跟特定环境相关,没有代表性,也无法回答。提出一个好的问题,会吸引他人解答,并引起一系列的讨论,这对开阔自己的思路,获得新的观点和想法,都是大有好处的

第二个建议是关于交流,论坛中每一个ID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这是结交同道中人的好地方,不妨经常维持一些线上交流和线下活动,对进入特定的技术圈子,了解业界的情况,甚至找工作,都大有好处

第三,有交流就有收获,在索取的同时,也别忘了奉献。心存感激,帮助他人。不仅是在论坛中应该坚持的习惯,也是为人处事的一个原则

第四,控制时间。不要被论坛中的积分和等级所左右,不要花太多的时间,以至于顾此失彼,忽略了更重要的东西

4)自学和On Job Training的区别(如何从他人学习)

自学是比较辛苦的。首先是不要自学那些自己眼前用不着,今后也不一定用得着的偏门技术,这一点在之前讨论“学什么”的文章中已经有所涉及,不再赘述。自学要避免“看书-做题-上机”这样的中学生式的循环,而是要与人交流。IT技术归根结底还是为人服务的,你可以与这个技术的用户交流,看看他们想要的是什么;你可以与懂行的高手交流,看看人家的想法

所谓On Job Training,就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自己工作需要的技术,我们通常叫“赶鸭子上架”。有机会被赶上架的鸭子是幸福的,因为你身边有大量的学习资源可以参考,有高手可以请教

不管是自学,还是On Job Training,都需要懂得如何从他人身上学习。有些时候,高手一句话,抵得上你看一个星期的书。因此要调整好心态,抱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杜绝“文人相轻”的恶习,善用“提问的艺术”,多给自己争取与高手过招的机会。要学会关注细节,高手的一句话,一个想法,甚至打命令做实验时候的一个小习惯,可能都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观察-思考-总结-提问,按照这样的顺序来向高手学习

5)看书与做实验

实验是必须要做的。做实验要讲究效率,有一套自己的工具和平台,不要每次都从下载软件,安装Windows Server或者搭建开发平台开始。要搞清楚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想法、测试可行性,还是仅仅把书上的步骤跑一遍。我不建议跟着书本上已有的试验或者步骤来做,书上已经把实验的步骤和结果都写清楚了,自己再做一遍,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收获。我建议自己给自己提出需求,像做一个小项目一样,设计一个实验并且实现之。做大实验比做小实验收获要大,做实验可以“左右互博”,左手提出要求,右手来实施,自己模拟真实的企业场景,可以把复杂的要求简单化,去掉表面的东西,只留核心的,让自己通过实验来实现。这其实非常有趣,也是技术的乐趣之所在

其实,企业里面,在给客户做项目的时候,也经常会先做这样的概念验证和可行性分析试验,我们叫做PoC(Proof of Concept)。其实,这个关键是Concept,找对Concept了,不管试验成功与否,都是大有收获的。这个Concept,可以是当前最新的一些技术的应用,或者顶尖公司推出的解决方案中的核心思想,或者国外流行的一些趋势等等。你把这些东西拿来,去掉表面的东西,把它的核心看清楚了,然后自己做一个实验去实现它,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还会遇到很多问题,请教很多高手,或者查阅很多资料,这不正是我们追求的与高手过招的机会吗?这不比看一本“XXX操作大全”要有效得多吗?

6)学会喜欢英文和利用英文

大量的创新理念、新观点、新技术发源于西方,英语是获得这些观点的第一渠道。计算机英语并不难,只是一个习惯的问题。一定要养成读英语的习惯。心理学家们研究过,养成一个习惯,你只需要短短的21天时间,关键是要坚持。也许英语有词汇量的问题,需要积累和更多的时间,那么好吧,给自己50天时间,坚持再坚持,我敢跟你打赌,到第51天,你会发现看英语的技术资料也不过如此。50天的坚持换来一个受益终生的习惯,值得。

7)当老师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好办法

你怎么知道自己对一项技术或者产品已经掌握了?很简单,当一次老师。给你的朋友,同事,论坛里的网友,上一节课。如果你能清晰地把这个知识教会别人,能够回答听众提出的问题,甚至在教书的过程中灵感闪现,对技术的理解更进一层。那么,就学的八九不离十了。其实,举办一些这样的小规模讲课和交流活动,是技术圈子结识朋友,传递知识的好办法。

小结一下,学习的平台很重要,周围的环境很重要。不要闭门造车,要与高手过招。其实,就这么简单。

IT人的学习方法论-2 学习的误区

注:
1)本文出自 “喻勇的博客” 博客,转载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http://yongyu2000.blog.51cto.com/962342/210648
2)在原文基础上略有修改
3)原系列共7篇文章,这里将其整理为6

一些常见的学习方法误区

1)资料导向型

现在就停止阅读这篇文章,打开“你的电脑”,看看一你的硬盘上是否一个名为“XX资料”的文件夹,我相信,这里面一定保存着大量你精心收集的电脑教程、电子书、培训材料、课程视频等等。我敢打赌,绝大多数的IT人都会在自己的电脑上保存一个或者几个这样的文件夹,其中内容往往经过精心分类,数量在几GB甚至几十GB之巨。请再扭头看一看你的书架,你所购买的各类计算机书籍、杂志,是否已经把书架堆满了?你买的书籍种类,是否已经涵盖了从编程、Windows管理、Unix/Linux一直到美工和PhotoShop?

这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一个“资料导向型”的学习误区。你现在可以仔细统计一下,你电脑中的资料和书架上的书籍,有多少是从来没有看过的?有多少是看过超过1/3的?又有多少是真正看完并且对你的技术和工作产生了实质性帮助的?

我这里想提出一个概念,叫做“有效学习时间”,意思是说 在学习所花费的所有时间中,对自己掌握新知识、大脑思考和学习新技术、动手操作并且积累经验直接有关的时间 。回顾我们的学习习惯,当开始一项新知识或者新技术的学习时,我们往往是从买书和在网上收集资料开始,据我统计,在学习时,我们有50%时间在收集资料、30%时间在整理资料、20%时间在翻看资料!也许这样的数字有些夸张,但是你可以回顾一些自己最近的学习过程,看一看是否满足这样的80/20分布,统计一下自己的“有效学习时间”是多少

“有效学习时间”的多少,直接决定了你的学习结果和效率。有的人在IT行业沉浮多年,涉猎领域广泛,电子版的资料和各类的图书“汗牛充栋”,但是常常觉得自己非常迷茫,很多技术都不够精通和深入。这时,需要从学习的基本效率和学习的有效时间上反思一下了。保存在硬盘和书架上的并不能直接成为你的能力,不是硬盘有多大,知识就有多丰富;也不是书架有多高,技术就有多牛。你需要大量的“有效学习时间”,把这些转化为自己的积累。我说的语言可能非常直白,甚至不给人留面子,但却说的是一个朴实的道理

2)似懂非懂型

这种类型,换句话说,就是不求甚解。一些IT的概念和产品,往往是比较容易理解的,粗略的翻译一下书,心里也许就知道个十之八九了。可是,IT技术和产品往往是跟特殊的环境和场景相关联的,懂得概念,并不见得能够在应用上融会贯通。有些朋友看书非常快,不留意书中的细节,只是圂囵吞枣,一目十行,把一些大概的知识点和概念记住了,就以为已经掌握了

我写的这些误区,其实很多都是自己经历过的。以“似懂非懂型”这个举个例子,我讲一个我自己经历过的故事。刚毕业的时候在微软的技术支持部门工作,起初是负责Office/Outlook产品的支持,后来逐渐开始接触Exchange Server。当时书看了不少,各种试验没少做,客户的问题也能大概的解决。后来曾经有一个机会,去面试Exchange产品的高端技术职位,本以为自己对这个产品已经非常熟悉,可是没想到被真正的专家一再考问,很多细节立刻变得模糊,对一些自己以为非常清楚的模块也没有办法说的太深入。我想大家也许都有这样的经历,认为自己已经懂了,或者觉得这些不太重要,但是就是这些似懂非懂,或者你忽略的地方,在某个特殊时候会跳出来找你的麻烦。“出来混得,迟早要还”,这真是至理名言阿。似懂非懂,归根结底还是不懂

因此,如果你认定要学好一门技术,就要抱着打破沙锅问到底决心,不给自己的知识结构上留下漏洞。 资料导向型这个误区说的是学习要有足够的效率,要把握“有效学习时间”,似懂非懂型这个误区,就是说学习的结果和质量,花费了足够的有效学习时间,必须保证产出的结果是一个过硬的,经得住检验的知识结构

3)丢西瓜捡芝麻型

前面说了学习需要建立一个“经得住检验的知识结构”,这并不等于你需要对所学技术或者产品的每一个细节都烂熟于心。过于关注细节,就犯了“丢西瓜捡芝麻”的错误了。有些人学Linux,要对每个命令的参数都仔仔细细的背下来,有的人做Windows的网络管理,却非要花时间搞明白活动目录的数据库结构,甚至有人曾发email给我,说决心要把Exhcange的Database接口和物理结构给反向工程出来

想想前一篇blog中我引用庄子的话吧,“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在这些细节问题上死磕,无异与浪费生命啊。话又说回来,到底如何定义西瓜和芝麻?学习,到底需要学到什么样的深度?这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难以把握的问题。我们在前一篇blog讨论了“心法”和“招式”,在具体的一项技术或者产品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定义“西瓜”和“芝麻”呢?我是这样理解的:

西瓜: 就是宏观层面的概念、方法、最佳实践,一些短期之内不会随着产品的变化而变化的知识;一些可以活学活用,体现产品设计思想的理念;它可以是一些技术细节,前提是掌握这些细节是会对产品的设计、优化或者故障排除等方面发挥作用的

芝麻: 往往是一些需要机械性记忆的信息,或者一些被厂商封装在“黑盒”中的部分。把Linux的命令悉数的背诵下来,并不能让你成为专家, 反向工程厂商的“黑盒”,也只会做一些徒劳无益的努力

读到这里,可能读者对“芝麻”和底层原理这类“心法”级别的学习会产生混淆,深入地探究一个系统的内部,难道不是提高技术能力的方法嘛?其实,这是有区别的。我前文所提到的底层原理这类“心法”级别的知识,是指独立于任何厂商产品的理论知识,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是现在、未来,当前版本和以后N+1版本都用得着的知识;而我说的“芝麻”,是指特定产品的细节和被厂商有意封装底层部分,是那种今天学完,明天就过期作废的东西。比如说,学Windows,你可以看操作系统的教材来获得“心法”,这样的知识,即使微软出了Windows 3000,你也用得上;但是如果你去反向工程ntoskrnl.exe,即使搞出了一个所以然,只要微软发一个Service Pack,你掌握所有的东西就都变了,你也就陷入了丢西瓜捡芝麻的误区了。不知道我这样,是不是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了。:-)

IT人的学习方法论-1 学习的方向

注:
1)本文出自 “喻勇的博客” 博客,转载请务必保留此出处 http://yongyu2000.blog.51cto.com/962342/210274 
2)在原文基础上略有修改
3)原系列共7篇文章,这里将其整理为6

IT是一个需要活到老,学到老的行当。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技术领域的革新和提高每天都在发生,这使得IT领域的工作者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紧跟技术的脚步。与此同时,IT人大多都是“热爱学习”的好同志,IT的细分领域非常广泛,从CPU电路设计到PhotoShop磨皮大法,无一不是IT人感兴趣而希望学习的东西。在外部“摩尔定律”和内心“求知欲望”的双重推动下,IT人在学习之路“上下而求索”。然而,我们仍旧面临很多困惑,“学什么”、“怎么学”、“学了有什么用”,不断的陷入一些学习误区,感觉学习的非常辛苦,但是自己的水平和能力却提高的非常有限。在“IT人的学习方法论”这个Blog系列中,我会跟大家共同探讨一些技术学习方面的误区,IT知识学习的要点和建议

心法与招式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庄老先生的意思是,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定会把自己给累死。有人说这句话是读书无用论的经典诠释,而我觉得,针对IT领域知识的学习,这个描述再恰当不过了。我们需要对所学的知识有个选择,绝对不能采取“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死磕到底态度,而是要选择去学那些比较用得上的,而放弃那些不太可能用上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讨论的是关于“学什么”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工作的领域,需要的知识结构也不一样,但是事情总是存在一些共性的东西,对于IT的学习来说,把握“心法与招式”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

所谓心法,就是理论基础知识,是底层的原理性知识,是那些跟特定的厂家无关的跨平台共性知识;所谓招式,就是应用层面的技能,配置、操作和调试的步骤,跟具体的软件或者硬件紧密关联的特殊知识。IT行业的工作领域虽然千差万别,但是在知识的学习上,都存在心法与招式的区别,比如说:


IT工作领域

心法

招式

系统管理员

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
程序的结构和执行原理
目录服务,Web,邮件等系统的基本知识
纠错排错的思路和技能

活动目录下DNS的配置
SendMail系统的架设和管理
用PHP与MySQL架设电子商务网站
Windows的集群配置

网络管理员

TCP/IP;RFC
网络安全的基础知识
网络设计和规划能力

路由器的具体配置命令
特定网管软件的使用
一些网络诊断工具

数据库管理员

关系型数据库的原理和设计
SQL查询语句和编程
数据库设计与应用平台的结合

SQL Server或者MySQL的操作
与特定编程平台相关的数据库指令
特定数据库产品的维护或者调优

图形美工设计人员

色彩的原理
颜色搭配的技巧
设计能力和表现能力

“PhotoShop”磨皮大法等
Flash动画制作或者编程
DreamWaver网页设计

可能大家已经应注意到了,我之前说的是“把握心法与招式的平衡”,其实关键一点在于平衡。IT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行当,既没有独立于应用的理论,也没有缺乏理论支持的应用。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两者应该相辅相成,互为支持。如何做到平衡?我尝试从一个IT人的成长和学习路径说起:

1)菜鸟上路

这是在校学生和刚毕业1-2年的IT人所经历的一个阶段。概括地说,就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想学,精力旺盛,求知欲超强”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牢记这两句话:“学以致用”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校学生往往对老师讲授的“心法”类基础知识毫无兴趣(过不了多久就会后悔,没办法,人总是在不断后悔中成长的),而对书店中诸如“21天精通XXX技术”这一类的“招式”充满激情。这一点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需要把握一个度,切忌在应用层面涉猎过多,浅尝辄止。可以在兴趣的导向下涉足一些领域,做一些“招式”的学习和实践,但是需要时刻牢记,不要为“招式”上的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和止步不前,而是需要通过这样的学习和实践来明确自己擅长的方向和领域。菜鸟上路以“招式”的学习为主,通过学习、收获、反馈和思考,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为自己找出擅长的方向。找到方向了,菜鸟才真的上路了

2)初出茅庐

在开始工作的头两三年,处在一个初出茅庐的阶段。不同于学校的象牙塔环境,在工作中,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有实际操作中的磨练,也有来自同事及“师傅”的指导。对于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会经历新奇-〉挑战-〉得心应手-〉逐渐厌倦这样的一个“心路历程”。在公司里,“三人心,必有我师”,跟周围同事和资深员工的交流,会使“招式”方面的应用技能快速提高,甚至在某各领域达到独当一面的成果。某各领域应用和操作水平的独当一面,并不代表整体技术能力的综合水平。这个阶段的学习,要在联系到实际应用的前提下,对所工作领域的“心法”类知识做一个深入的理论学习甚至是补课。系统管理员这时应该把《操作系统原理》翻出来仔细的读一读,网络管理员应该看《TCP/IP协议》,这样才能触类旁通,对具体工作有更好的指导。初出茅庐阶段以“心法”的学习为主,这样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在技术道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3)小试牛刀

再工作几年,你的名片上可能已经印着“高级工程师”甚至“技术主管”的头衔,此时切忌在你熟悉的领域“自扫门前雪”,“坐井观天”。IT是一个需要综合知识的领域,此时不妨学些一些自己不熟悉,但是却跟自己目前或者未来的工作有关的平台或者系统,多做一些实践操作,做一些试验,动动手。论语上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IT人也要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工作小有成就后,要学习一些新的“招式”,让自己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坚决避免思路和操作能力的僵化

4)游刃有余

此时你可能已经是“首席工程师”,“技术总监”或“架构师”。对于技术方面的问题,往往在公司内有着“一语定乾坤”的决定性能力。而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往往也更高,不仅要打破平台的限制,也要站在更高的高度,从“集成”的角度出发,把各个IT领域联系在一起,需要有总揽全局的能力和视野。此时,初出茅庐时学习的“心法”(提高你的能力),和小试牛刀阶段不断补充的“招式”(开阔你的视野),都将在这个阶段厚积薄发。此时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在特定领域的一招一式,而是要融会贯通,把“各门各派”的心法为我所用,总结提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决断能力

5)手中无剑

这是一个你我都在追求的状态。金庸笔下的独孤求败,一生用过五种不同的剑,分别为无名利剑、紫薇软剑、玄铁重剑、木剑乃至无剑。这五种不同的剑,事实上代表了独孤求败剑学的五个不同境界。“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说的是在积累、经验和知识上的深度达到一定境界后的自如应对

从这个简单的成长学习路径,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IT领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现辅相承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很好的平衡。这样才能把握好学习的“度”,不再只是的汪洋大海迷失方向。

一位老电子工程师十年的职场感悟

注:本文系转载,原出处和原作者不详

当电子工程师也是十余年了,不算有出息,环顾四周,也没有看见几个有出息的!回顾工程师生涯,感慨万千,愿意讲几句掏心窝子的话,也算给咱们师弟师妹们提个醒,希望他们比咱们强!

[1]好好规划自己的路,不要跟着感觉走!根据个人的理想决策安排,绝大部分人并不指望成为什么院士或教授,而是希望活得滋润一些,爽一些。那么,就需要慎重安排自己的轨迹。从哪个行业入手,逐渐对该行业深入了解,不要频繁跳槽,特别是不要为了一点工资而转移阵地,从长远看,这点钱根本不算什么,当你对一个行业有那么几年的体会,以后钱根本不是问题。频繁地动荡不是上策,最后你对哪个行业都没有摸透,永远是新手!

[2]可以做技术,切不可沉湎于技术。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给自己很大压力,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适可而止为之,因为技术只不过是你今后前途的支柱之一,而且还不是最大的支柱,除非你只愿意到老还是个工程师!

[3]不要去做技术高手,只去做综合素质高手!在企业里混,我们时常瞧不起某人,说他”什么都不懂,凭啥拿那么多钱,凭啥升官!”这是普遍的典型的工程师的迂腐之言。8051很牛吗?人家能上去必然有他的本事,而且是你没有的本事。你想想,老板搞经营那么多年,难道见识不如你这个新兵?人家或许善于管理,善于领会老板意图,善于部门协调等等。因此务必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管理,亲和力,察言观色能力,攻关能力等,要成为综合素质的高手,则前途无量,否则只能躲在角落看示波器!技术以外的技能才是更重要的本事!!从古到今,美国日本,一律如此!

[4]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不要只和工程师交往,认为有共同语言,其实更重要的是和其他类人物交往,如果你希望有朝一日当老板或高层管理,那么你整日面对的就是这些人。了解他们的经历,思维习惯,爱好,学习他们处理问题的模式,了解社会各个角落的现象和问题,这是以后发展的巨大的本钱,没有这些以后就会笨手笨脚,跌跌撞撞,遇到重重困难,交不少学费,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

[5]知识涉猎不一定专,但一定要广!多看看其他方面的书,金融,财会,进出口,税务,法律等等,为以后做一些积累,以后的用处会更大!会少交许多学费!!

[6]抓住时机向技术管理或市场销售方面的转变!要想有前途就不能一直搞开发,适当时候要转变为管理或销售,前途会更大,以前搞技术也没有白搞,以后还用得着。搞管理可以培养自己的领导能力,搞销售可以培养自己的市场概念和思维,同时为自己以后发展积累庞大的人脉!应该说这才是前途的真正支柱!!!

[7]逐渐克服自己的心里弱点和性格缺陷!多疑,敏感,天真(贬义,并不可爱),犹豫不决,胆怯,多虑,脸皮太薄,心不够黑,教条式思维。。。这些工程师普遍存在的性格弱点必须改变!很难吗?只在床上想一想当然不可能,去帮朋友守一个月地摊,包准有效果,去实践,而不要只想!不克服这些缺点,一切不可能,甚至连项目经理都当不好–尽管你可能技术不错!

[8]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建立自己的工作环境!及早为自己配置一个工作环境,装备电脑,示波器(可以买个二手的),仿真器,编程器等,业余可以接点活,一方面接触市场,培养市场感觉,同时也积累资金,更重要的是准备自己的产品,咱搞技术的没有钱,只有技术,技术的代表不是学历和证书,而是产品,拿出象样的产品,就可技术转让或与人合作搞企业!先把东西准备好,等待机会,否则,有了机会也抓不住!

[9]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不仅要能干,还要能说,能写,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很必要!要创造条件让别人了解自己,不然老板怎么知道你能干?外面的投资人怎么相信你?提早把自己推销出去,机会自然会来找你!搞个个人主页是个好注意!!特别是培养自己在行业的名气,有了名气,高薪机会自不在话下,更重要的是有合作的机会…

[10]该出手时便出手!永远不可能有100%把握!!!条件差不多就要大胆去干,去闯出自己的事业,不要犹豫,不要彷徨,干了不一定成功,但至少为下一次冲击积累了经验,不干永远没出息,而且要干成必然要经历失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当电子工程师也是十余年了,不算有出息,环顾四周,也没有看见几个有出息的!回顾工程师生涯,感慨万千,愿意讲几句掏心窝子的话,也算给咱们师弟师妹们提个醒,希望他们比咱们强!

开源爱好者Martin

今天在看Mbed时,偶然发现竟然Mbed可以导出CoIDE工程了,很是惊喜,可是CooCox这边并没有做这个工作啊!

谁做的呢?找了半天,终于在Mbed上面找出来一个帖子

I just published on my blog how to setup KL25Z board with mbed in CoIDE. CMSIS-DAP using as default debugger. The CooCox CoIDE brings you open source IDE which enables debugging your application ! Another option how to get your application running quicker!

Link to the tutorial http://embeddedworldweb.blogspot.com/2014/01/coide-with-kl25z-and-mbed-c-tutorial.html

Happy debugging!

Update: I am working on exporters for CoIDE, I’ll share my branch soon , so you can test it out. Update2 : CoIDE exporters done, please test. Find an example below, for testing:

The Hello world example for CoIDE: /media/uploads/Kojto/mbed_10_coide_kl25z.zip

13th of January 2014: exporters are on mbed master repository, KL25Z supported at the time. Please test and provide feedback!

Martin Kojtal

原来一个叫Martin Kojtal的小伙儿默默的为CooCox做了很多工作,强烈赞一个!

同时,2楼也提了一份非常好的建议

Thats good news. I have used CooIde with some other ARM devices and it is getting increasingly better. Exporters for mbed would make it a suitable offline tool. Now if we could only get the CooCox and mbed community to work together on a common open source device library….

Wim Huiskamp

PS: 原帖地址 http://mbed.org/users/Kojto/notebook/coide-with-mbed-tutorial/

再次真正的感受到国外小伙儿的热情和认真踏实,赞一个

这里贴出Martin的个人介绍

My main interest in my spare time are open source communities, helping various projects to expand to new targets, fixing bugs, interact with users, creating new software libraries and writing tutorials.

To see my contribution, visit my github https://github.com/0xc0170, or my mbed profile http://mbed.org/users/Kojto/

他的个人博客地址是:http://embeddedworldweb.blogspot.com/

注:博客需翻墙,请自带梯子

阿里内贸团队敏捷实践---自组织管理

实现团队的自组织管理,非常有助于团队形成合力,极大地提升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本文结合原阿里ITU内贸团队的敏捷实践经历,阐释了何为自组织管理、为什么进行自组织管理、如何进行自组织管理等内容,同时给出了团队实施自组织管理的效果

方腾飞
【注】本文转载自:http://ifeve.com/ali-itu-agile-manage-by-self/

作者:方腾飞

花名清英,英文名kiral,并发编程网创始人。目前工作于支付宝创新金融事业部,关注互联网金融,并发编程和敏捷实践

在《射雕英雄传》里,以全真七子的武功是打不过东邪黄药师的,但当他们摆出了“天罡北斗阵”时,却能和黄药师打成平手。这就是团队合作形成合力的威力。

自组织管理是原阿里ITU内贸团队采取的一种敏捷实践,该实践旨在帮助团队成员加强团队合作,形成团队的合力,从而提高团队整体的工作效率。


何为自组织管理

我们提倡的自组织管理是指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是团队的Owner,都为团队的目标负责,在团队事务上没有一位绝对的管理者,每位团队成员都可以作为团队事务的管理者,组织团队中的所有成员一起完成团队事务。

功能构想:为12306增加转乘功能

毕业后,一直奔波于城市之间,火车便成为最常用的交通工具。很多时候,城市A到城市B之间,直达车的票
卖完了,只好在某个城市中转一下,查时间,查车次,自己手工分析可以做哪个车,操作异常麻烦。

在深圳回武汉的火车上,尝试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转乘步骤操作过于繁杂,这算是问题吗?必须要解决吗?
2:是我自己觉得繁琐,还是其它人也觉得繁琐?
3:这是谁的问题?12306的问题还是乘客的问题?
4:谁应该去解决这个问题,顾客个人,12306,购票软件?
5:怎么解决?尝试性的思路是?

下面逐个讨论

Q1:转乘步骤操作过于繁杂,这算是问题吗?必须要解决吗?
A1:
划定为问题,过于严重。不妨认为,转乘属于锦上添花功能

Q2:是我自己觉得繁琐,还是其它人也觉得繁琐?
A2:
我觉得繁琐,原因如下:
1:需要确定城市A到城市B之间主要城市
2:确定城市后,需要再次访问12306去查询对应车次,同时确定转乘时间
3:某些情况下,火车会晚点(KTL系列晚点较频繁,DG系列基本正点达到),这时便需要
考虑增加额外时间来应对潜在的晚点危险
4:也许城市A到城市B的

暂时没有对其它人做访问和调研,其它人感受情况待定

Q3:这是谁的问题?12306的问题还是乘客的问题?
A3:
属于12306公司的问题,将原本需要自己解决的事情,搁置不理,推给了单独个体来解决

Q4:谁应该去解决这个问题,顾客个人,12306,购票软件?
A4:
分析如下:

1:顾客个人
力量薄弱,技术和眼界有限,解决这个问题,有较大难度;但不排除某些黑客或IT狂人去
做这个功能

2:购票软件
有需求,就有利益;在利益驱动下,购票软件是最可能做这个功能的
具体来说,有两个团队可能参与:
一是地图软件整合购票和线路规划功能;二是现有的火车票插件或者手机端购票软件

3:12306铁路公司
对于政府机构,从来都是“危机倒逼改革”,极少会出现主动创新的情况

在购票软件增加换乘查询功能后,顾客一旦习惯这种方式,便会通过各种途径向12306施压,
在这种情况下,12306不得不增加该功能,这是最可能出现的情况;类似原来的抢票插件事件

Q5:怎么解决?尝试性的思路是?
A5:
说实话,这个问题不好解决,主要的困难是涉及的变量因素太多:

1:火车可用状态信息复杂

城市A到城市B可能没有直达座,但某个中间段是空闲的

2:城市A到城市B之间途径站信息复杂

中间可能有很多城市,到哪个城市中转,决定因素是什么?

3:中转时间信息不确定

某些情况,到达中转站城市和下一趟车的发车时间,仅有30分钟的时间差,如果出现晚点的情况,怎么办?

上面列举了一些潜在的问题,这些变数决定了中转过程不可能完全自动化,只能半自动化

我暂时没想到完整的解决方案,只能提部分的解决措施

1:如果没有城市A到城市B,没有直达座了,则将该车次的其余站点区间车票情况显示出来
2:尽量选择大站点作为中转站
3:晚点的时间,可以用大数据来统计处理,整理出一个平均晚点时间,供决策分析

【全文完】

如何吸引用户主动参与开源活动

很多时候,开源工作者做了很多工作,希望用户积极参与进来,但开发者响应寥寥,参与者也没有太高的积极性

why & how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考虑下面一个场景

如果你喜欢某女生

如果你是有钱人,恭喜你,随便说下面一句话就可以了:

我有房,做我GF吧
我有宝马,做我GF吧
我家卖切糕的,做我GF吧
我家做茶叶蛋的,做我GF吧

如果很不幸,你投错胎,成为一个屌丝,没有高富帅强大的物质保障

你该怎么办呢?

从出租车司机身上学到的东西

写在前面的话

周六和小猪出去玩,出门的时候刚好有个出租车,随便就拦下来了,在路上,顺便和司机聊了一会儿,期间谈到打车软件和武汉交通问题,司机大叔非常有见地,不仅发现了问题,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非常佩服大叔的慎密思维

如此优秀的思想,不记录下来可惜了,特写此文记录之

关于打车软件

现在的打车软件是单纯的靠定位,来通知附近的出租车司机,没有方向性

很多时候,乘客打车的地方在车的后方或者街对面,我们需要转个很大的弯才能掉头去接乘客,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直接不接单了

现在的选择权在于司机,如果将选择权交给乘客就好了,需要打车时,不仅会显示附近的出租车,而且会显示出租车的方向,这样乘客就可以选择特定方向的出租车,司机也可以避免接收很多无效信息

关于武汉交通

现在武汉的交通,某些路上的车流量大,堵车严重;某些路的车流量小,不堵车;

能不能

1)根据道路车流量,自动调节红绿灯时间,车流量高,红灯时间长;反之亦然;从而起到缓解交通压力的效果

2)将打车软件和地图软件结合起来,实时通知司机前方交通路段的车流量状况,辅助司机选择不堵车的路段,从而避免增加交通压力

成长的代价

如果有一天

让你心动的再也感动不了你
让你愤怒的再也激怒不了你
让你悲伤的再也不能让你流泪

你便知道

这时光,这生活给了你什么
你为了成长
付出了什么

刀刀狗漫画故事

今天无意间在微博上看到这句话

顷刻间知道自己为了成长,失去了很多很多

某些事情,只能做一次,以后就再没机会或者再没心情去做了

珍惜现在,珍惜身边人

思维训练

前言

思想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培根,《习惯论》

简单来说,就是:思路决定出路

这些大道理,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再说,但做的人很少

why?

很多人说,这些东西纯属心灵鸡汤,对实际工作中没有任何帮助

OK,让我们撇开纯洗脑式的心灵鸡汤,来讨论训练思维能力的方案和指导理论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 破除思维定势
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习惯或者觉得合理的想法,其实都是错误的,只不过很多人没有意识到罢了,所以接下来我会举例介绍这方面的一些理论,从而尝试帮助各位从多角度来审视自己

注: 思维定位有很多,这里侧重于行为决策学的某些理论

2: 掌握科学的思考方式
很多情况下,我会有这种体会:

本文介绍的东西大致分为两类:

1)侧重于拆除头脑中的思维定势,这部分主要属于行为决策学的范畴(包含心理账户,沉没成本,框格效应,机会成本)
2)把自己某些行为习惯高度理论化,形成可传播的经验(比如5W2H1E法则,帕累托法则)
3)为未知的探索指明方向

占位符:分析自己的思考方式
并得出相关结论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03763

本文旨在收集常见的学习管理指导原则/原理,暂不做评论和分析

两个观点: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每个人都可以发现,不过是某人上升到理论层次而已

事物的变化,只是渐进的,不会突变,道理也是一样的,要分析出各个理论的产生原因,主要特点

帕雷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

20%的人控制80%的资源

http://baike.baidu.com/view/40591.htm?fromtitle=%E4%BA%8C%E5%85%AB%E6%B3%95%E5%88%99&fromid=2155366&type=syn

根本原因在于:懒,懒可以分为两种,身体上的懒和精神上的懒。某些人因为懒而吃亏,所以为了避免再次

长尾理论颠覆传统的帕累托理论,认为其余部分也可以创造价值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播渠道的费用降低

SMART原则

MBO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企业战略规划不能仅由几个高管来执行,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参与进来,这将更有利于战略的执行

所谓SMART原则,即:

  1. 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2. 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4. 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5. 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无论是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还是员工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

  制定的过程也是自身能力不断增长的过程,经理必须和员工一起在不断制定高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共同提高绩效能力。

  特别注明:有的又如此解释此原则

  ——S代表具体(Specific),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者信息是可以获得的;

  ——A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代表现实性(Realistic),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

  ——T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1]

5W2H原则

 5W2H法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富有启发意义,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1)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2)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3)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4)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6)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7)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这里有个摘录非常精彩

另外,5W2H可以加一个E(Effect)构成商业企划书的关键内容

What(什么)–企划的目的、内容。
Who( 谁)–企划相关人员。
Where( 何处)–企划实施场所。
When(何时)–企划的时间。
Why(为什么)–企划缘由、前景。
How(如何)–企划的方法和运转实施。
How much(多少)–企划预算。
Effect(效果)–预测企划结果、效果。

http://wiki.mbalib.com/wiki/5W2H%E5%88%86%E6%9E%90%E6%B3%95

SWOT

Strengths Weaknesses Opportunities Threats

道斯矩阵,态势分析法

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明朗。
http://wiki.mbalib.com/wiki/SWOT%E5%88%86%E6%9E%90%E6%A8%A1%E5%9E%8B

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节的变化以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集中一起,然后用外部力量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即:所谓的沙盘推演

不主动采取动作,则意味着失败

最大的体会是:使用别的产品的时候,如果A提供主流服务,B没提供,当用户习惯于A的时候,就是B的死期到了

如果进行SWTO分析,先分析内部,然后分析外部因素,最后加以沙盘演练

高级SWTO分析

出现原因
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初级SWTO分析的结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便需要高级SWTO来细化并解决这些问题

【备注:暂时不用考虑这个】

6顶思考帽

六顶思考帽是英国学者爱德华·德博诺(Edward de Bono)博士开发的一种思维训练模式,或者说是一个全面思考问题的模型。它提供了“平行思维”的工具,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互相争执上。强调的是“能够成为什么”,而非 “本身是什么”,是寻求一条向前发展的路,而不是争论谁对谁错。运用波诺的六顶思考帽,将会使混乱的思考变得更清晰,使团体中无意义的争论变成集思广益的创造,使每个人变得富有创造性。

  六顶思考帽是管理思维的工具,沟通的操作框架,提高团队IQ的有效方法。

六顶思考帽是一个操作极其简单经过反复验证的思维工具,它给人以热情,勇气和创造力,让你的每一次会议,每一次讨论,每一个决策都充满新意和生命力。这个工具能帮助我们:

增加建设性产出
充分研究每一种情况和问题,创造超常规的解决方案。
使用“平行”思考技能,取代对抗型和垂直型思考方法。
提高企业员工的协作能力,让团队的潜能发挥到极限。

假设一个人需要考虑某一个任务计划,那么他有两种状况是最不愿面对的,一个是头脑之中的空白,他不知道从何开始,另一个是他头脑的混乱,过多的想法交织在一起造成思维的淤塞。六顶思考帽可以帮助他设计一个思考提纲,按照一定的次序思考下去,它只能允许思考者在同一时间内只做一件事情。思考者要学会将逻辑与情感、创造与信息等区分开来。

http://wiki.mbalib.com/wiki/%E5%85%AD%E9%A1%B6%E6%80%9D%E8%80%83%E5%B8%BD

====================================

以下这几个故事属于行为决策学方面的概念

非常有意思,有空可以深入研究一下这些东西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是往后看,侧重于已经投入的成本

机会成本是往前看,假设如果做某个事情,会对未来造成什么潜在的影响

框格效应

当人们面对一个决策问题时,用来呈现和表达这个问题的方式,以及许多似乎有关却实在无关的因素或者杂音,都会影响策略的决定,叫做框格效应
http://tongjicity.org/comman.asp?id=32,33,34,35&lei=33&showid=322

http://www.baike.com/wiki/%E8%A1%8C%E4%B8%BA%E5%86%B3%E7%AD%96%E5%AD%A6

简单的来说,就是不同的表达方式,有完全不同的效果

http://www.baike.com/wiki/%E8%A1%8C%E4%B8%BA%E5%86%B3%E7%AD%96%E5%AD%A6

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芝加哥大学行为科学教授理查德·萨勒(Richard Thaler)提出的概念。他认为,除了荷包这种实际账户外,在人的头脑里还存在着另一种心理账户。人们会把在现实中客观等价的支出或收益在心理上划分到不同的账户中。比如,我们会把工资划归到靠辛苦劳动日积月累下来的“勤劳致富”账户中;把年终奖视为一种额外的恩赐,放到“奖励”账户中;而把买彩票赢来的钱,放到“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中。

  对于“勤劳致富”账户里的钱,我们会精打细算,谨慎支出。而对“奖励”账户里的钱,我们就会抱着更轻松地态度花费掉,比如买一些平日舍不得买的衣服,作为送给自己的新年礼物等。“天上掉下的馅饼”账户里的钱就最不经用了。通常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型。想想那些中了头彩的人,不论平日多么的节俭,一旦中了500万,也会立马变得豪情万丈,义薄云天。这时的他们通常会有一些善举,比如捐出一部分给贫困儿童。这就是心理账户在起用。当然,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是值得称颂的。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人都会受到心理账户的影响,因此总是以不同的态度对待等值的钱财,并做出不同的决策行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一万块的工资、一万块的年终奖和一万块的中奖彩票并没有区别,可是普通人却对三者做出了不同的消费决策。

  所以知晓心理账户的存在,是精明理财的第一步,它会帮助你理性地消费。有个方法——换位思考,有助于培养一种好的思维习惯。精明的理财者会换一个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决策,比如,如果这一万块是我的辛苦劳动换来的工资,而不是彩票中的奖,我还会这么大手大脚地花掉吗?

http://wiki.mbalib.com/wiki/%E5%BF%83%E7%90%86%E8%B4%A6%E6%88%B7

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又称沉落成本、沉入成本、旁置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一个术语,主要用于项目的投资决策,与其对应的成本概念是新增成本。 沉没成本是决策非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无需考虑。相对的,新增成本是决策相关成本,在项目决策时必须考虑。

  沉没成本是指业已发生或承诺、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如因失误造成的不可收回的投资。沉没成本是一种历史成本,对现有决策而言是不可控成本,不会影响当前行为或未来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说,在投资决策时理性的决策者应排除沉没成本的干扰。

  从成本的可追溯性来说,沉没成本可以是直接成本,也可能是间接成本。如果沉没成本可追溯到个别产品或部门则属于直接成本;如果由几个产品或部门共同引起则属于间接成本。

  从成本的形态看,沉没成本可以是固定成本,也可能是变动成本。企业在撤消某个部门或是停止某种产品生产时,沉没成本中通常既包括机器设备等固定成本,也包括原材料、零部件等变动成本。通常情况下,固定成本比变动成本更容易沉没。

  从数量角度看,沉没成本可以是整体成本,也可以是部分成本。例如中途弃用的机器设备,如果能变卖出售获得部分价值,那么其账面价值不会全部沉没,只有变现价值低于账面价值的部分才是沉没成本。

  一般说来,资产的流动性、通用性、兼容性越强,其沉没的部分就越少。“现金为王”的观念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固定资产、研究开发、专用性资产等都是容 易沉没的,分工和专业化也往往与一定的沉没成本相对应。此外,资产的沉没性也具有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转化。以具有一定通用性的固定资产为例, 在尚未使用或折旧期限之后弃用,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会成为沉没成本,而中途弃用沉没的程度则会较高。

http://wiki.mbalib.com/wiki/%E6%B2%89%E6%B2%A1%E6%88%90%E6%9C%AC

条件导向和目标倒推

条件导向,简单来说,就是先分析自己有什么资源,然后想法设法整合资源,创造最大价值

目标倒推:先设定一个比较大的目标,然后想法设法的创造机会去完成目标

区别:一个是有特定的目标,符合SMART原则
一个没有目标,无法创造最大价值化

 “目标倒推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为自己定一个非实现不可的目标

  (2)分析哪些条件不足,从而会阻碍目标的实现

  (3)着手解决这些不足的地方,为实现目标扫除障碍

  (4)千万不要遇到困难就随意更改目标,而是要为了目标迎难而上,直到目标实现

  改“条件导向法”为“目标倒推法”,就会激发自己将无穷的智慧发挥出来,并很好地完成工作,甚至还可以完成那些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潜在问题:目标的设定

http://news.mbalib.com/story/19554

改“条件导向法”为“目标倒推法”,就会激发自己将无穷的智慧发挥出来,并很好地完成工作,甚至还可以完成那些你认为“不可能完成”的工作。

  做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习惯于“条件导向法”,即从现有的条件出发,条件有多少,就做多少,也就是说,条件决定结果。而智慧型员工善于用“目标倒推法”,即从目标出发,反向推演,分析要达到设定的目标,现有条件的瓶颈和制约在哪里,然后缺什么,想办法补什么。

  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我们将“条件导向法”改为“目标倒推法”。

  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2001年9月,蒙牛集团在制订未来“五年计划”时,总裁牛根生将2006年的销售目标锁定为100亿元。

  结果,这个决定一出,大家都目瞪口呆,觉得这绝对是不可能的事。但牛根生却说:“我还是胆子小的,换了别的总裁,一定会把目标定为200亿。”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解决以下的问题:

  牧民的奶牛从哪来?

  企业的厂房从哪来?

  市场到哪里去开发?

标杆分析法

我经常使用的一个分析方法是标杆分析法(Benchmarking),将分析对象与同类型的顶尖水平或标准水平做对比,这样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差一目了然。
我觉得这个方法也很适用于个人生活中用来分析,当然,要得出合理结论,要先选好恰当的对比关键因素。

常识出发

think out of the box

MECE

http://wiki.mbalib.com/wiki/MECE%E5%88%86%E6%9E%90%E6%B3%95

长尾理论

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

  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明朗。

http://wiki.mbalib.com/wiki/SWOT%E5%88%86%E6%9E%90%E6%A8%A1%E5%9E%8B

总结

参考资料

  1. 知乎讨论
  2. MECE分析法
  3. Mindhacks

注:mindhacks是一个非常好的网站,建议收藏

关于唐骏的一点看法

以下是youku 2014-03-20 做的一期访谈节目,节目的主角是唐骏




关于唐骏,百度百科介绍如下:

唐骏为中国职业经理人。曾留学日本和美国,有“打工皇帝”之称。1994年加入微软公司美国总部,先后担任微软全球技术中心总经理,微软中国公司总裁。唐骏是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两次获得比尔盖茨杰出奖,最高荣誉奖的员工,还获得微软公司的杰出管理奖,被微软公司定为未来微软公司的未来领袖之一。唐骏也获得了微软公司历史上唯一的微软中国终身荣誉总裁的称号,2004年出任中国最大的互动娱乐公司盛大网络公司总裁,并帮助盛大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被华尔街誉为中国资本的第一人。2008年唐骏先生以“十亿“身价转会新华都集团出任总裁兼CEO。同时唐骏被中国媒体广泛誉为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和中国第一CEO。2013年1月28日,唐骏通过个人微博向外界宣布卸任新华都,专注港澳资讯,任董事长兼CEO。

其实很多人是从方舟子打假开始才知道唐骏这个人的,打假这方面的报道很多很多,各位可以自行搜索

这里想谈一下我的观点

Doxygen 10 分钟入门教程

综述

本文试图在10分钟内,帮助您了解文档生成工具Doxygen的基本概念,并熟悉Doxygen的使用规则,同时给予深入学习的一些方向性建议。

因为本文仅仅是帮助初学者入门,所以选例方面较为简单,缺乏广度和深度。后期会编写一些深度学习Doxygen的文章,敬请关注

【占位符:文章结构整体描述】

Doxygen是什么东西?

Doxygen是一款文档生成工具,它可以从代码中提取出相应的文档,并组织,输出成各种漂亮的文档(如HTML,PDF,RTF等)

有了Doxygen工具,程序员便可以在写代码的时候,直接内嵌文档,再也不需要为某个功能代码单独写文档,从而最大程度的保持了文档和代码的统一性

另外,Doxygen 1.8.x版本中增加对markdown的支持,也支持内嵌部分HTML标签,从而极大的简化了文档编写难度,甚至,您可以用Doxygen生成一个静态的网站。

目前Doxygen支持C/C++,Objective-C, C#,PHP等语言,支持多平台(Mac OS, Linux, Windows),更多信息,请参考Doxygen官方介绍

王石:你没变强只因你一直很舒服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强者,一种人是弱者。强者给自己找不适,弱者给自己找舒适。想要变得更强,就必须要学会强者的必备技能,那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

如果你学会了这种技能,你可以搞定很多事情,例如克服拖延,健身,学习新语言,探索未知领域等等。但是很多人都倾向于回避这种不舒适,毕竟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都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忍受很多痛苦,甚至是让自己遍体鳞伤。例如,你想要改掉拖延的毛病,你必须要在任务出现的时候给自己设定时间期限,然后立即去做,直到任务完成。但是在做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干扰,你必须要与之相斗争,其过程必然是痛苦的,这种不适会持续很久,直到有一天你习以为常了,那么你也就不再拖延了。这个过程,就是让不适变得舒适,变得像睡觉前刷牙一样,成为一种习惯。

国内UED(User Experience Design)团队汇总

概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个性化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各大互联网公司都有专门的用户体验设计(User Experience Design)设计部,专门来研究用户行为心理,从而设计出更好用户体验的应用

本文旨在收集汇总国内外的著名UED设计设计团队,供大家参考

UED Teams

1 腾讯CDC

CDC成立于2006年5月18日
全称是Customer Research & User Experience Design Center(即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作为腾讯的核心部门之一。CDC自成立以来,就一直向着“做世界一流的互联网设计团队,为用户创造优质‘在线生活’体验”这一愿景努力,致力于不断提升腾讯全线产品的用户体验。